中国主场优势分析:赛程与项目设置如何影响韩国选手表现
02月11日讯 韩媒《朝鲜日报》撰文指出,本届亚冬会中国队的主场优势十分明显,文章标题为“东道主占据绝对优势…亚冬会凸显强烈的主场倾向”。
根据该媒体分析,历史上亚冬会一向是东道主享有特殊竞争优势的重要赛事。在迄今举办的九届比赛中,仅1999年江原道亚冬会例外,其余所有东道主均在奖牌榜上位居首位。日本获得4次,中国3次,而哈萨克斯坦也曾夺冠1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举行的阿拉木图亚冬会上,哈萨克斯坦通过增加本国擅长项目并剔除其主要竞争对手强项,实现了逆袭。他们取消了中日韩选手擅长的冰壶和单板滑雪,将重点转移到滑雪定向(运动员利用地图与指南针进行定位)以及班迪球(融合足球与冰球的一种项目)。此外,他们还恢复了速度滑冰中的男子10000米和女子5000米等长距离赛,并取消了一些短距离赛事,从而在滑雪定向项目设立8枚金牌实现包揽。最终,哈萨克斯坦以32金战胜日本、韩国各13金及中国11金,一举登顶。
此次赛事作为东道主,中国队虽受到批评,但仍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利之便。从赛程安排到具体项目设置都显示出这种趋势。例如,他们取消了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同时增设非奥运性质的速度滑冰100米。此外,“家乡哨”的裁判判罚现象时有所见。
在短道速滑方面,由于缩小赛道宽度限制韩国选手在外侧超车能力,使得他们必须适应不同环境。而为了提前熟悉场地,韩国队被安排下午训练,而中国选手则独享上午时段。这让奥运三金王崔敏静感慨:“我从未获得过上午训练机会。”同样21岁的李桢里表示:“不习惯早上的比赛让我很紧张,不过结果还是不错。”不过,她们唯一一次参加上午比赛是在混合接力2000米决赛,这也是实战经历,与平常训练大相径庭。尽管如此,韩国团队依然赢得6枚金牌,以传统劲旅身份展现实力。
同时,在女子速度滑冰100米决赛中,中国仅获第4至第6名,让人颇感失望;但男士100米竞逐中,高亭宇成功摘取桂冠,为国家争光。不禁令人回想起1996年的哈尔滨亚冬会,当时全利卿率先冲线却遭遇杨扬以微弱差距反超夺冠,以及2007年长春亚冬会上明显偏袒性的裁判表现,中韩之间甚至出现由本方指派裁判执法的问题。这些情况无疑加深了对于公平竞技精神是否得到遵循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