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球员水平,拒绝“镀金式”留洋:中国足球的出路在何方?
2月5日讯 随着侯永永加盟云南玉昆和吴少聪转投北京国安,留洋的中国国脚再次归零,这一现象引发了部分球迷对他们“不思进取”和“追逐金钱”的指责。南方网对此发表评论指出,尽管中超联赛在竞技水平上仍与欧洲及日韩等强队存在差距,但不能仅因为海外球员回流就简单地贴上“不思进取”的标签。
对于吴少聪而言,在留洋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他选择加入北京国安是为了获得急需的比赛机会。而侯永永则因云南玉昆提供高薪以及挪威籍主教练安德森对挪威联赛和球员熟悉度而决定加盟。此外,两人重返中超也便于接受国家足球队的考察和集训。
文章进一步分析,如今许多中国球员自我定位模糊,过于看重“五大联赛”,这也是导致他们难以成功留洋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球员应降低期望值,寻求更适合自己实力的联赛与球队。在海外争取出场机会、站稳脚跟后,他们才能有可能展现亮眼表现,提高自身水平,并最终迈向如五大联赛这样的更高级别舞台。
此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留洋,需要走出“舒适圈”。为此,中国足协及相关部门必须给予经济和生活上的关爱与支持,以解决运动员们在国外发展时所面临的问题,从而鼓励他们坚持参与激烈竞争。
总结来说,中国足球亟需的是能够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有效留洋,而非表面的“镀金式”经历。当越来越多国脚能规模化接触世界顶尖赛事时,自然会推动整体中国足球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