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融的轶事典故,罗淑婷开头藏头诗
马宗融的轶事典故
游子海外归
马宗融夫妇在罗世安的反对下,于1933年选择回到饱受灾难的祖国。马宗融在复旦大学任教,罗世弥则在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教高中工作,并担任小学部主任。回国后的头两三年是他们最愉快的时光,也是创作与翻译的丰收期。他们与许多作家结为挚友,如巴金、靳以、李健吾、黎烈文和黄源等,常常聚在一起。在朋友们的鼓励下,罗世弥不仅翻译了外国文学作品,还根据青少年时期在简阳的生活经历创作了短篇小说《生人妻》。这部作品让她一举成名,成为杰出女作家的行列。小说发表时,巴金为她取的笔名“罗淑”使她不朽于文坛。
在这段时间,马宗融在《文学》、《世界文学》、《文学丛报》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译作。他花费了大量时间介绍外国文坛的状况,撰写了《法国的文艺杂志》、《法国小说家雨果》等文章;同时也翻译了雨果的《巴尔扎克之死》等作品。他译介的范围不限于法国文学,还包括托尔斯泰以及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作品。1936年,高尔基逝世后,马宗融翻译了法国作家勃洛克的《一个民族的小说家》以此纪念这位无产阶级文学大师。作为回族人,马宗融对阿拉伯文学也十分重视,1934年在《文学》月刊上翻译了阿拉伯作品《鸟语》,并作序以介绍阿拉伯文学的状况。
战乱留下孤雁
1936年秋,马宗融因生活压力,带着妻女前往广西大学文学院任教,受到当时政权的敬重。然而,罗淑对应酬的厌恶与创作高峰的渴望使她极其留恋上海。尽管她已身怀有孕,坚持要到上海或杭州去写作。到了1937年夏天,马宗融刚将妻女送到上海,“8·13”事件爆发,他们只得返回故乡成都。
归乡后,马宗融在四川大学任教,积极参与文艺界抗敌活动,并与李劼人等人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罗淑在报纸上发表宣传抗战的文章,夫妇俩的寓所成为成都文化人聚集的地方。然而,罗淑因产褥热突然去世,留下孤独的马宗融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崩塌,于是1939年夏,他应复旦大学之邀前往重庆。
在艰难的抗日战争岁月中,马宗融仍然坚持教书并为抗战奔波。作为回族人,他特别强调回民同胞参与抗战。他倡议成立回教文化研究会,致力于发展回族文化。可惜在翻译左拉的长篇小说时不慎丢失了书稿,这对他造成了很大打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与李劼人共同翻译了左拉的另一部作品《梦》。1944年,他在朋友帮助下自编了一本杂文集《拾荒》,这是他留下的唯一创作集。
马宗融是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参与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运动,甚至愿意为此冒险。1947年,因抗争活动受到校方威胁,最终被解聘。离开复旦后,台湾大学聘用他,受到老友巴金的送别,但随后的内战局势让他的生活再次艰难。病痛和动荡的生活使他倍感痛苦,最终在回到上海后于1949年4月10日因肾脏衰竭去世,使他的人生以悲凉告终。
马宗融夫妇与巴金的友谊
马宗融一家与巴金间的友谊深厚而真诚。马宗融与巴金的初次相遇发生在1929年,二人迅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罗世弥与巴金则是在1935年相识,她视巴金为良师友,这段友谊在文学领域双方相互支持、鼓励。
罗世弥的作品在巴金的帮助下得以发表,并得到了宣传。巴金为她的多部作品编辑出版,持续推动其在文学上的发展。他在回忆马宗融时也表达了对其正气的赞赏,并在马宗融去世后收留了他们的孩子,用心照顾,这段深厚的友谊历久弥新。
帏帏个人资料
帏帏,本名罗淑帏,英文名为WeiWei,1985年7月16日出生于台湾,血型O型,身高158cm,体重40kg,活力四溢。
她擅长钢琴演奏,热爱流行音乐和爵士乐,兴趣包括唱歌、DIY、运动、Photoshop、溜狗、整理房间、画画、看电影和阅读。口头禅是“酷喔,真的”,并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记忆。
帏帏崇拜的偶像是王菲与陈绮贞,喜欢中国台湾、纽约及希腊等地。她的家是她内心的安宁地,最喜欢的动物有狗和大象,厌恶蟑螂。她担心亲人的健康和鼻子过敏,但最满意的却是自己阳光般的笑容。其座右铭“Be Happy”体现了她积极的生活态度。
她最难忘的回忆是经历1992年的大地震以及小时候房间发生的火灾,这些都塑造了她的坚韧和勇气。
帏帏主要经历
帏帏的正式出道是在2001年,并成为9人少女团体Young美眉的一员,2005年转换为4人团体Yummy并发行了首张同名专辑。目前她在戏剧、综艺和校园主持等方面多元发展。
罗淑婷开头藏头诗
罗带同心闲结遍
淑景偏临建始花
婷婷袅袅出纱窗
重帘悄悄无人语
阳和二月芳菲遍
节使三河募年少
快剑斫断生蛟鼍
乐莫乐兮新相知